東谷沙飛傳奇Ⅰ: 失落的古南島
NT$320
圖 / Sophia Ji
[ 東谷沙飛傳奇二部曲 ] 劃時代的嶄新篇章——
一部屬於臺灣的「魔戒」小說,
重現布農族神話傳說中存在的世界,
為土地、部落文化浴血奮戰。
武帝撒力浪 vs. 人類巫師馬卡猶
武士之月的晚上,古南島土地突然裂開,
走出魔獸人、海烏鴉、矮黑人和勾魂鳥,
一場屬於人類與魔獸大軍的戰鼓聲響起,
月亮之子、遊獵人、白山羌與風的靈魂,
又該如何面對兩個太陽輪番摧殘的苦難?
ISBN 9786269684144
總頁數 300
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初版
找回我,也找回家園 ——乜寇‧索克魯曼【東谷沙飛傳奇】的創作密碼 文/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前理事長 許建崑
初遇乜寇‧索克魯曼,是在年度好書的頒獎典禮上,他和家人都穿戴著布農族禮服出席,莊嚴華麗,令人印象深刻。後來瀏覽網頁時,不經意地翻到乜寇演講或主持教會活動的影片,他環視會場,拿起麥克風侃侃而談,頗有英雄架式,就像凱撒大帝一樣,有種「我來,我看,我克服」的氣度。 這種氣度的養成,可能在他五專時代閱讀莫那能的《原野》,感受「痛苦」;又在瓦歷斯諾幹《番刀出鞘》的書中,得到「反擊」的力量。進入研究所之後,「臺灣文學選讀」的課堂上,他重新思考「族群」定位,有了強烈的批判意識。而二哥在施工道路意外跌傷之後不良於行,接著老族人畢瑪、達倫的先後離世,都讓他警覺到生命隨時會「拐彎」、「離開」,發誓「用自己的生命換回老人的智慧」,因此拿起筆來,開始記述口傳歷史、文化禮儀與神話傳說。 他發起重返中央山脈尋找祖先居所的活動,也與部落族人共創「東谷沙飛之子:高山嚮導聯盟」,推動高山生態旅遊。百次帶隊登臨,為聖山正名。這還不夠,他要寫一部臺灣版的《魔戒》,讓國人或國際人士更有感覺的接納聖山,【東谷沙飛傳奇.二部曲】系列於焉誕生。 在傳統的神話故事中,幾乎包含了洪水、旱災、猛獸、瘟疫、族群戰爭、英雄歷險等情節,是早期人類共同面對生命挑戰的課題,透過口耳相傳,有許多片段、歧異、無解的事件,只好訴諸圖騰與禁忌,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,必須重新解說。而魔幻書寫的興起,正好可以填補這些想像的空間。《沙仙故事》、《納尼亞傳奇》、《魔戒》、《地海傳說》、《黑暗元素》、《墨水心》、《哈利波特》等等,拜書本印刷與影視再創之賜,如雨後春筍,席捲文壇。 乜寇要寫的布農族故事,廁身「魔幻」其中,有什麼意義呢?有的!將祖先述說的神靈故事譜系化、文字化,才能代代流傳下去。而我們汲取「外國」的魔幻故事,卻沒能提供具有「自己」特色的作品,供「他人」分享,是否有欠公平?更何況乜寇使用布農族特有的文化元素,挾著他驚人的聯想與編造能力,在神話的「共相」中展「殊性」,「歧異」中求「多元」,不是三言兩語所能概括。 舉例來說,為了解釋旱災現象,「英雄射日」的故事,古來有之。布農族的神話中「天有二日」,人們射中一日,化為月亮,另一個太陽則藏匿,於是天地黯然,植物不生。後來人們與月亮談判,答允按節慶祭祀,月亮則提供種植小米的知識。多麼感人的溝通模式!這是布農族原來的故事,還是乜寇筆下的增添?虎克那夫,布農語中是「雲豹」的意思,乜寇想像成「老鷹翅膀、雲豹身體的活物」,認定祂是「風的靈魂」。巴度族、人魚族的兩位國王,被馬卡猶變成了「無骨人」、「骨骸人」,讓他們倆目睹族人流離失所而痛苦一生,頗有寓言味道。乜寇想像人體抽去了骨骼,只能像毛毛蟲般的蠕動;抽去了肌肉,變成骨骼標本。初讀時,覺得這兩個形象很噁心;當他們加入遠征隊,為自己族人的自由而奮鬥時,就像動漫中的角色,古怪卻可愛,充滿親和力。 而小主人翁的名字,從陽剛的「蘇拔獵」改為陰柔的「普彎」,成為月亮之子,是否隱含著乜寇「以柔克剛」的思想?他賦予普彎溫和、沉穩、忍耐的精神,見機行事,來克服生命中的重重難關。 故事情節安排,也可以看出乜寇的用心。首章寫古南島塔洛岡武士的養成,也伏下魔獸大軍的挑釁,武帝撒力浪被弟弟馬卡猶身邊的魔獸人所弒,八歲的姪子撒伊努不肯臣服叔叔,選擇浪跡天涯。第二章是母親瑪臘斯產子的驚懼,海烏鴉侵擾,以及白山羌的護衛,小主角普彎即將誕生;而撒伊努適時行經卡里布安,獻上山羊,他將轉型為第一男配角,來守護普彎。就好像地殼板塊運動,第一章墊到底層去,來凸顯第二、三章的正宗地位。 普彎日漸長大,接受會所訓練,並在祭典中扮演弓箭手。然而沙目版曆預言,災難將至。不久,普彎與堂兄哈嘟魯、沙洛克參加獵團,遭遇勾魂鳥的襲擊。幸好虎剋那夫前來救助,引導普彎認識了天地山川、族群、精靈分布,也告知天神鐵卡寧的慍怒,讓馬卡猶奪得機會,放出火魔,月亮蒙上地獄之火,造成世界動盪。儘管挫折不斷,普彎還是決心率領遠征團,前往拉蒙鞍陸島,登上聖東谷沙飛,去拯救月亮。 他們一行人經過岩石、人魚、追鹿等民族國家,穿越變異森林、地底世界,也遇見千年地底幽靈,最終決戰於聖東谷沙飛。出發、抵達、發現、解厄、再出發,宛如電玩過關遊戲,關關難過關關過。然而在緊湊的戰爭場面之後,又有抒情、感性的描寫,故事節奏一張一弛,如歌曲旋律。 拉蒙鞍,不就是高速公路南投休息站的名字嗎?是東谷沙飛的前沿臺地嗎?距離聖東谷沙飛,不就幾步之遙嗎?玉山之子找到了自我,也找到了重返家園的夢想。加油!乜寇!請帶我們登臨聖山,俯視著世世代代的子孫。
|